探寻中华文明的足迹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代代相继,为人类文明的辉煌谱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今天,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观照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研究,从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科技史等多个维度构建文明研究的中国话语,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文明起源,一直是我国考古学、历史学特别关注的课题,也广受国际学术界的瞩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由科技部立项,国家文物局组织,2002年开始启动预备性研究,是对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进行综合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已走过20多个春秋。
国际学术界曾以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将文字、冶金术和城市视为文明社会的标准,称之为“文明三要素”。这一标准远不能适用于世界各地古老文明的研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社会分化,出现阶级;三是出现王权和国家。这是中国学者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的原创性贡献。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通过系列考古实证,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对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中华文明距今万年奠基、八千年起源、六千年加速、五千多年进入(文明社会)、四千三百年中原崛起、四千年王朝建立、三千年王权巩固、两千两百年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
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良渚遗址。良渚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阡陌相连的稻田,规模浩大的水利工程,功能齐备的良渚古城,均显示了良渚文化强大的建设能力和精细化的社会分工。玉钺、玉琮、玉璧的大量集中出现,是贵族阶层掌握军权、政权和神权的象征。王族、贵族墓地的出现,代表着社会阶层分化……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文化受到世界关注。
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随着近年来考古文博的热门,越来越多的中外宾客渴望走近中国,感受中华文明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温度。这种温度来自于裴文中、夏鼎、张光直、苏秉琦、宿白等考古学家接续奋斗取得的丰盈收获,来自于考古工作者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耕耘,来自于“大胆想象,小心求证”的扎实学风。
值得关注的是,考古、文博领域通识类图书的出版,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向大众读者传播的窗口,促进了中华文明的传承。近年来,考古学越来越受到关注,相关图书出版也屡屡掀起热潮,受到读者的喜爱。如东方出版中心出版的《万年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会聚了当代中国一线考古人对八大核心考古遗址的真实记录,通过对诸多考古成果的分析,勾勒出中华农耕文明、游牧文明和山林农牧文明的发展轨迹。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了不起的世界文明——找寻世界十大考古遗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世界十大考古遗迹的发现、科研与成果,十位“走出去”的考古学家,以中国视角带读者踏上世界文明之旅。中华书局出版的《我在考古现场——丝绸之路考古十讲》以考古学家齐东方先生重走丝绸之路的视角,透过文物看历史,以严谨的学术、通识的写作让大众“亲临”丝绸之路的考古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宝藏》为文博类电视节目《国家宝藏》的同期书,以中国九大重要的博物院(馆)镇馆之宝为切入点,让沉默的文物变成叙述的主体,讲述中华文明的进程,勾勒中华民族代代相继的传承与发展。由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考古学编年史》是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系统梳理中国考古学百年发展成就,以出土器物的考古发现实录,呈现中华文明的累累硕果和博大精深……
从一万年的文化史,到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伟大的中华民族一直在阔步前行。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我们要积极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传承,以高质量的出版推动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党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