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频道>> 要闻

读书似水能寻脉——读曹正文主编《百位名家谈读书》

2024-07-03 16:19:22 来源:中国政协杂志2024年13期 朱永新我有话说
0

  书籍的确是我们最可靠的良伴,它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拒绝我们。

  大约18年前,我收到了曹正文先生寄来的《百位名家谈读书:<新民晚报·读书乐>1000期精选本》(曹正文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版)。他告诉我说,他主持《新民晚报》“读书乐”专刊20年,先后发表了7000余篇文章,回复了10000多名读者的来信,约请了全国200多位名家的500余篇来稿。这本书就是“读书乐”专栏20年的精选本。冰心、苏步青、季羡林、施蛰存、柯灵、金克木、谭其骧、秦牧、唐圭璋、王蒙、余秋雨等100位名家,在书中或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或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或评论自己读过的书,妙趣横生,见解不凡,可谓一本名副其实的读书“百家讲坛”。

  一、读书之乐乐何如

  宋代翁森有一首著名的劝学诗《四时读书乐》:“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乐”的专栏名称,即来源于此。

  在书中,许多作者都讲述了读书对于自己成长的意义和阅读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全书的开篇之作,是诗人柯灵的《书的抒情》。他深有感触地写道:“书是我的恩师。贫穷剥夺了我童年的幸福,把我关在学校大门的外面,是书本敞开它宽厚的胸脯,接纳了我,给我以慷慨的哺育。没有书,就没有我的今天。”他还说,书籍是他的良友,给了他一把金钥匙;是他青春期的恋人、中年的知己和暮年的伴侣,让他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不再忧愁寂寞,不再害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最后他得出结论:“书本是太阳、空气、雨露。我不能设想,没有书的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

  书籍在人们遭遇不幸时能够给予安慰,受到挫折时能够给予勇气和毅力。书籍不会因为人们的兴趣转移而生气,也不会因为人们的“束之高阁”而叹息。文学评论家钱谷融也深有体会,他坚信“书籍的确是我们最可靠的良伴,它任何时候都不会抛弃、拒绝我们”。正是读书的习惯,帮助他度过了几十年的艰难岁月。

  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认为,人们在读书的过程中能够“长见识,获经验,增智慧,富理想,闻道思辨,取长补短,学好本领,贡献技艺,为人民谋福利,臻祖国于昌盛”,岂不快哉?岂不乐哉?而且,人们因为所读不同,会“各乐其乐”,所以,应该“自记取读书所乐的乐”。

  翻译家冯亦代被家人称为“书痴”,他特别喜欢书,“即使闻闻书本中纸张与油墨的清香,也感到心花怒放”。读书时经常废寝忘食,进入“角色”,往往弄得“咄咄书空,神魂颠倒”:“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作家茹志鹃在《读书不仅仅是乐》一文中讲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读书乐:一是觉得读书可以比人多一个甚至几个人生经验,等于扩大延长了自己的生命;二是觉得可以将自己向往而在现实中又难以实现的梦想在书中得以实现。还有童年时特殊的两乐:一是读书可以让她从饥寒交迫的愁苦中暂时逃到书中的世界,二是弥补她失学的痛苦,能够在同龄人中维持自己的尊严。读书,是她的救命稻草。当她成为专业作家之后,她又逐步发现“读书太乐了”,正因为读书太乐,她又开始“不允许自己终日享乐”,成为思想的懒汉。

  作家端木蕻良有一个生动的比喻:人看完一本书,就像种完了一亩田。“书被合上了,心田却打开了。人的心田滋润着书本,书也把精神果实作为回报。”所以,他呼吁通过阅读,“让人类的心田避免水土流失,让心灵的窗口展现一片葱绿!”

  作家陆文夫对于读书乐的理解很有意思。他认为,读书之乐主要不在于绿满窗前草不除,而在于“终有一天你会感到对世界有了一点理解,不再受别人和自己的愚弄和欺骗”。

  书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读书故事,如萧乾如何在买书过程中与书商斗智斗勇,砍书价;黄裳先生如何在新书前后题跋;洪丕谟先生的“爱书十苦”;姜德明先生如何告别“毛边党”;汪曾祺先生如何读“杂书”,等等,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介绍。

  对读者而言,对照他人的阅读之乐,无疑能让自己的乐趣更多。对阅读推广人而言,这些生动有趣的人与事,正是吸引和激发更多人萌生阅读兴趣的良方。

  二、想起儿时家中书

  冰心回忆说,她童年最先读到的是《三国演义》和《聊斋志异》。聊斋里面的人物,有人,有鬼,有狐,每个都有自己独特的性格,每个“人”都从字上站起来了。她读得如痴如醉,有时欢笑,有时流泪。再后来就是女作家写的《再生缘》《天雨花》等,这些书,对她后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

  许杰教授的童年是在私塾度过的,他的早期读物自然就是《三字经》《千字文》《大学》《中庸》等传统国学。与许杰相仿,作家鲁彦周的童年读物也不外乎是《论语》《大学》《中庸》《左传》《千家诗》《幼学琼林》等,其中最引人入胜的是《幼学琼林》,这本书的典故特别多,每一个典故都有一个故事,于是在读故事书的驱动下,他寻寻觅觅陆陆续续找到了《三国演义》《西厢记》《聊斋志异》《今古奇观》《水浒》等。著名演员新凤霞的早年读物,居然就是《一匹布》《二进宫》《三岔口》《四进士》《五台山》《六月雪》《七星灯》《八仙过海》《九更天》《十老安刘》这样的剧目本。

  余秋雨在《行箧中的书》一文中没有讲述自己的读书故事,但是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要有一场长远的跋涉,我们的行箧中将要带怎样的书?究竟应该怎样在书海中寻找值得深交的对象?他提出了以下意见:第一,寻找对象,也就是寻找自己。在茫茫书海中,往往只有一小块与自己的生命素质有亲切的对应关系,要凭着自己的人生信号去寻找这一部位,然后才可能由此及彼,扩大成果。第二,寻找自己,也就是塑造自己。应该努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读那些需要自己仰视的大师的书,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须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第三,学习上的寻找没有终极性的对象。“登上了一座山峰,其意义在于看到了下一座山峰”,必须推进阅读的速度与广度,加快更换精读对象的频率。

  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在《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一文中,提及影响他一生的五部著作,即但丁的《神曲》、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歌德的《浮士德》和吴承恩的《西游记》。他说,这五本书,他青少年时代读,老年还在读,越读越有味道,真是百读不厌。“有些书啊,真像橄榄果,越是细嚼细品,越是感到其味无穷”。

  三、读书似水能寻脉

  哲学家冯契在书中谈到了“从书中汲取智慧”的秘诀。他的方法是“按性之所近和时(时代)之所需来选择若干种,实行精读、反复读,并且开动脑筋,细细琢磨。”他指出,要从书中汲取智慧,就要让自己的精神始终保持自由活动的状态,不受任何束缚。“书是传播思想的,它能启发人去自己思考,但也能成为束缚人的框框。”所以,善于读书的人,既要把握其体系,又要克服其体系;既要能够进,又要能够出,“只有自遵其心运用自己的理性独立思考,才能从熟读精思中取得智慧。”

  数学家苏步青是文理融合的典范。他主张,“读书不能光靠趣味,更主要的是必须有其目的性”。他认为,一个人的知识多寡,与他能否实现崇高理想关系密切。知识是通向理想的阶梯,但是,“除了读书外,还要多实践,使理性知识与感性认识相结合。不然的话,死读书,会变成书呆子。”

  关于读书的目的性,园林建筑学家陈从周也有类似见解。他介绍说,自己即使读杂书也多少要带着目的性去读,“读后有所得亦必须分门记之,这样杂就变纯了,看来无用之读,也成为有用的材料了。我们搞园林工作的,一木一石,残砖碎瓦,皆为造园必需之品,为学也复如此。”所以,他主张,读正书和杂书,都要有目的地去读,都要学会做笔记,这样才能有成果。

  除了读书要有目的性外,带着感情,充满乐趣地读书也是重要的前提。学者施蛰存介绍说,他读书的最大经验就是“从读书中享受乐趣,读得津津有味,手不释卷”。他把读书分为20岁前后两个阶段,二十岁前是用感情读书的,二十岁后是用理智读书的。“好比吃菜,青少年时期是为了追求美味,中年以后就要注意到营养价值。”他认为二十岁前是读书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是为读书而读书,没有功利性目的,“每读一本书都和书中人物融合为一。仿佛自己就是济颠僧、武松、李逵、黄天霸、张君瑞、贾宝玉,或堂吉诃德、格利佛、达特安。”也正是这样的读书之乐,培养了他一生的读书习惯,为他后来能够用细密的理智分析方法读书打好了基础。

  散文家秦牧讲述了自己读书的四种方法:一是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先读通俗的,后读较难的,然后读很深的”;二是聚精会神,心无旁骛;三是善于支配时间,“把头脑清醒、精力旺盛的时候,用来读很深的书;在精神较差,或者疲倦的时候才去读小说、诗歌、消遣读物之类”;四是懂得选择书本,不能够像有些人,读了一辈子书,却一辈子糊里糊涂,因为“同样一间房子,既可以陈设艺术品,也可以堆放垃圾,人的脑子也是如此。”秦牧同时强调,比方法更加重要的,是读书的决心、信心、韧性、毅力的问题,“毅力比聪明更重要”,如果阅读者缺乏这些心理品质,不论掌握怎样的好的读书方法,也无济于事。

  本文标题“读书似水能寻脉”,出自书中周汝昌先生的一篇同题文章。周先生是著名红学家,“读书似水能寻脉”是他的好友、诗词名家缪钺先生夸赞他的诗句,他在文章中借用,讲述了读书如何“寻脉”的方法。在他看来,读书之寻脉,有两层意思:一是从一本书来看,书是有其脉络的,但往往“隐显无常,含露不定”,所以,要“理会其间的首尾章法,起伏呼应,萦回曲折,放收擒纵,开合跌宕”,贵在能寻,方不迷惘。二是从多本书来看,要从多部书之间的承传演化关系而寻其脉络,识其意旨。他以《红楼梦》的“来龙”和“去脉”为例,讲述了读书如何“寻脉”的方法,颇有启发。如此寻找,不仅是读书方法的提炼,更是爱书人对图书的脉脉含情之脉,体现着求知者对真理的不懈探寻。

  (作者: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

[责任编辑:张文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