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文学阅读 深化全民阅读
编者按:从“倡导全民阅读”“大力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到“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已连续11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阅读的源头是作品,文学作品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版邀请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撰文,从他对如何进一步促进文学阅读的思考,管窥他对于深化全民阅读活动的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而文学是所有文艺形态的“母本”,文学阅读对于培养人文情怀、弘扬人文精神、提升全民素质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文学的意义在于读者的阅读,文学所蕴含精神力量的传递也必须通过阅读才能实现;没有读者,文学也就没有了生命。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读者,文学必须找到自己的读者、培养自己的读者,以共同铸就巍然耸立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厦。
这就需要整合各方面文学力量,大力培养文学读者,促进文学阅读,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比如建立“作家文学阅读大使”荣誉制度,由中宣部、中国作协牵头从中国作协会员中选拔一批优秀作家,聘为作家文学阅读大使。作家文学阅读大使每年需拿出专门的时间主动深入乡镇、街道、企业、学校等基层进行公益文学交流、推广、服务,拓展作家与读者的联系渠道,通过作家与读者面对面的直观交流,激发公众的文学阅读热情,挖掘潜在的文学读者。还可以打造权威的“文学阅读榜”,由相关部门联动,汇聚国内各文学出版单位力量,发动广大读者积极参与,根据阅读数据和读者、专家的评审意见,分季度和年度分别发布权威可信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排行榜,像打造优秀影视作品一样,打造一批读者广泛、影响深远、市场畅销的现象级文学图书,逐步强化文学的社会影响力。同时,还可考虑举办全国性的文学阅读和书评大赛,建立权威的全民阅读公益网站,为公益图书捐赠、线上图书阅读、阅读评价交流建立可靠的专业平台,打造权威官方的“豆瓣式”文学图书评价体系。
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培养文学读者,在我看来,还有必要大力推动当代文学经典进校园,提升文学教育水平。比如由相关部门根据大、中、小学的实际每年评选出一定数量的优秀当代文学经典作品作为必读书进入校园,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现状,跟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步伐,提升各层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量,提高语文教育水平和学生的文学素养、人文素养。
此外,面对文学刊物的发行量、文学类图书的销量均不容乐观的挑战,如何畅通文学报刊发行渠道,将“文学”送到更多人面前,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文学报刊订价较低,而通过网络及快递渠道销售成本较高,订阅和线下销售仍然是报刊销售的主渠道。针对线下销售,我建议出版等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在街头报刊销售点日益减少的情况下,推动报刊发行企业与城市各连锁超市联合,在超市内设立文学报刊专卖货位,方便群众购买文学报刊。
其实,为了保障群众的文化权益,出版部门推动在全国农村等地建立了“农家书屋”,工会推动在工人集中的企业、工业园区、重点建设项目工地设立了“职工书屋”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学阅读推广渠道。在“农家书屋”“职工书屋”等公益项目中,可以增加文学图书书目和实际配备所占比例,在农民、工人等重要而庞大的群体中发现和培养文学爱好者,甚至是文学写作者,如此既扩大了发行渠道,又培养了文学新作者、新读者。当然,线上渠道仍不可忽视,特别是网络直播销售等新业态为文学图书销售打开了一条新道路,并在发掘和发现文学读者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积极成效。对此建议由相关部门推动,各大直播平台为文学出版企业的图书直播销售提供流量支持,共同打造一批文学图书销售网红主播,将更多更好的文学作品传达给网民,特别是习惯使用网络的年轻一代读者。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希望更多人参与到文学阅读中来,共同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推进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
(作者:吴义勤,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