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频道>> 读书体会

文学可以让人消愁破闷——《毛泽东年谱》里的文艺(之九)

2022-02-28 09:18:43 来源:人民政协报 我有话说
0

  作者:阎晶明

  在毛泽东身上,文艺的潜质几乎无时不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曲折,文学艺术总是让他渡过难关的重要支撑,有些故事至今让人读来既感动又感佩。

  1975年7月23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住处接受左眼白内障手术。这次眼疾已经给他造成诸多不便,其中一条就是无法保持正常的读书习惯,而必须由工作人员代读。那天的手术,是由北京广安门医院眼科专家唐由之做的。出生于1926年的唐由之,发明了白内障针拨套出术。年谱记载,毛泽东被扶进做手术的房间时问:音乐准备了没有?手术中播放岳美缇演唱的昆曲岳飞的《满江红》。(关于这次播放,也曾见到一则记述,即据张玉凤回忆,当时放的是蔡瑶铣演唱的《满江红》。)手术后约两小时,毛泽东在卧室写下了鲁迅的诗《悼杨铨》:“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何期泪洒江南雨,又为斯民哭健儿。”并签上名字送给了唐由之。毫无疑问,这张用铅笔盲写下的特殊的“书法作品”,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鲁迅的《悼杨铨》作于1933年6月21日。杨铨(即杨杏佛)与鲁迅同为上海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他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政府特务组织暗杀于上海,6月20日在上海万国殡仪馆举行葬礼。因为同是民权保障同盟成员,鲁迅的安全同样堪忧,鲁迅的挚友许寿裳就劝他不要参加葬礼。但鲁迅毅然前往,而且出门不带家门钥匙,表现出视死如归的决心。葬礼结束后回到家中,鲁迅即写下这首表达缅怀和愤懑之情的七绝诗。毛泽东之所以在那天抄录这首诗,是因为诗句“花开花落两由之”中,最后两个字与唐由之的名字重合。毛泽东的联想能力之强,当然是因为他熟读从古至今的诗歌名篇,让这样一次医学行为平添上艺术的佳话。而且这么一次小手术,引出了不止一个艺术话题,戏曲、古典诗词、现代诗歌以及书法等等。

  晚年毛泽东身体状况渐弱。1975年10月1日,那一天毛泽东没有看书,也没有睡觉,他靠在床头沉思,自言自语地说:这也许是我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了,最后一个“十一”了。随即转向身边的工作人员,问:这可能是我的最后一个“十一”了吧。工作人员说:怎么会呢?主席,您可别这么想。毛泽东认真地说:怎么不会呢?哪有不死的人啊,死神面前,一律平等。毛泽东岂能例外?“万寿无疆”,天大的唯心主义。

  多么令人动容的细节。

  毛泽东就是这样在读书中思考,带着思考读书。他把读书视作生命的一部分,是解决生命难题的重要途径。1959年8月6日,他写信给刘松林说:“娃,你身体是不是好些了?妹妹考了学校没有?我还算好,比在北京时好些。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久不见,甚念。”刘松林,原名刘思奇,1949年10月同毛泽东的长子毛岸英结婚。1950年11月,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1957年9月底至1961年8月,刘松林在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学习。“你愁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可以知道,文学,在毛泽东心目中的重要性。

  说到毛岸英,同样让人联想到文学。1950年11月,听到爱子毛岸英牺牲在朝鲜战场的消息,毛泽东强忍悲痛,说:谁让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然后目眺窗外,背诵起了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庾信的《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人生多难的忧愤深广可谓力透纸背。《枯树赋》也是毛泽东晚年最重要的读本,时常会拿来重读。直到晚年,他还在为诗句的注解表达个人意见。毛泽东将读书学习进行到生命的最后时刻。1976年8月26日,仍然向工作人员索要宋代洪迈的著作《容斋随笔》,这也是毛泽东生前索要的最后一部书。9月8日,在接受抢救,上下肢插着静脉输液导管,胸部安有心电监护导线,鼻孔插着鼻饲管的情况下,全天由工作人员托着文件或书,阅看11次,共二小时五十分钟,最后一次阅读,是下午4:37,看了约30分钟。直到深夜,处于弥留状态,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分组前来告别,依次走到主席病床前,毛泽东以眼神示意,一一握手。9月9日00:10,毛泽东在北京逝世,终年83岁。

  毛泽东一生创作过数十首诗词,创作这些诗词时的情感状态各不相同,有壮怀激越之时,也有愁闷难耐的时刻,无论处于何种状态,文学的阅读与创作,都是他表达丰富情感、平复情绪状态、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途径。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协副主席)

[责任编辑:丛芳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