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之前曾经快速浏览过一次。近日重读,一字一行认真读下来,感到又有不少新的思考和收获。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中央党校策划组织的系列采访实录,记录了习近平同志从1969年1月他15岁那年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到1975年10月离开的历史,用真实的细节再现了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
这是一本励志的书,是一本党性教育的书,也是一本叙述党史的书。值得细读,值得反复读。再读这本书,感触颇深,其中我最深切的体会有以下四点:
一是通过对总书记成长过程的深入了解,进一步深化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背景及要义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说,七年知青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历史起点。我觉得,习近平同志的七年知青岁月不仅对他本人、对梁家河老百姓有着深刻的重大影响,同时对我党、对我们国家更是有着深刻的重大影响,也可以说,总书记的知青岁月是我党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的宝贵财富。通过再读这本书,自己感到受到了教育,受到了启迪,进一步坚定了“四个自信”,坚定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是通过总书记的故事,更加认识到了“两个维护”的重要性及其历史性意义。习近平同志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既有思想基础,又有实践基础,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历史性成绩,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证明,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核心是党心所向,民心所向。自己也从感情上进一步认同、拥护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他从陕北农村(梁家河)开始投身革命实践,后来又在正定,在福建、浙江、上海,积累了极为丰富的领导工作经验,展示了胸怀远大志向、执着追求革命理想、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勇于并善于担当作为的伟人的气魄与胸怀,每到一个地方工作,都受到了那里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令我充满崇敬和爱戴,他确实值得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信赖。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使命,不断开拓奋进。
三是对比总书记的思想境界,自己感到汗颜。他早在知青岁月就立下“为群众做实事”的信念,他一心为民办事,也善于为民办事,群众需要什么,他就干什么。他带领大家打淤地坝、办沼气、办铁业社、办代销店、办缝纫社、办磨坊、打深水井,办了很多给村民造福的事。他从那时开始,几十年来一直在用一言一行践行着这种信念,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上。2019年3月,他曾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发问时说出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誓言,彰显了一种博大胸怀,体现出大国领袖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矢志不渝的思想境界和责任担当。对照总书记的境界,自己深感惭愧。
四是总书记酷爱读书、善于读书,深深打动了我。他在陕北(梁家河)的七年,在家庭及个人遇到困境的情况下,仍然如饥似渴地学习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书记读书是“痴迷”的,克服了太多的困难。同时他也不读死书,总是密切结合实际,注重带着问题学习,特别重视调查研究,也善于调查研究。他做事总是接地气,不搞形式主义,所以深受百姓爱戴。他为百姓办了那么多好事,无一不是调查研究的结果,读到这些故事都很受教育。
总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我而言,还有特别的意义。过去在省委编办工作,基本上天天加班,周末不休息,现在年龄也越来越接近退休,有时会有想歇一歇的念头。今年是自己转岗的第一年,工作节奏改变了,压力没那么大了,思想上确实有些放松。这都说明自己的宗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还要进一步坚定。读完这本书后,自己感到受到了教育,受到了激励,受到了震撼,进一步深刻感悟到习近平总书记始终不渝为人民的初心宗旨,深刻认识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更能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那样伟大的贡献,确实有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之感。今后在政协新岗位上,还要学史力行,认真履职尽责,努力奋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无愧于党组织多年的培养,无愧于人民。